东港信息社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为刘少奇平反时,邓小平表态:不能全怪毛主席,少奇同志也有错

2023-05-24| 发布者: 东港信息社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1966年11月3日,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,毛主席在此举行了盛大的接见红卫兵大会。城楼一角,被批斗、边缘化的刘...
白颠疯病初期是什么情况

1966年11月3日,天安门广场热闹非凡,毛主席在此举行了盛大的接见红卫兵大会。

城楼一角,被批斗、边缘化的刘少奇,见到了同病相怜的邓小平。刘少奇上前问候邓小平:“小平同志,怎么样?”

邓小平说:“横直没事。”

刘少奇说:“没事,学习。”

因为持有相似的经济思想、治国理念,对“文革”持有相同的看法,以及对林彪、江青团伙倒行逆施暴行的坚决抵制,刘少奇与邓小平被划入同一阵营,成了党内攻击的首要对象。

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成了“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;中央总书记、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,被打成了“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。

两位领导人身陷困境,无力与疯狂的时代抗争,只能委曲求全以待来日,不过他们始终胸怀坦荡、信念不改。

可惜造化弄人,天安门城楼上,他们相互问候、相互打气的寥寥数语,竟成了最后的告别。

1969年11月12日,刘少奇遇难,死在了河南开封,此时邓小平正在江西劳改。

“四人帮”粉碎后,邓小平重回政治中心,主持中央工作。

十一届十三中全会上,一大批领导人功过是非得到评定,许多老干部得到平反,被重新启用。与此同时,党内外有许多人将刘少奇案称为是共和国最大的冤案,请求中央复查。

邓小平何尝不是心心念念地想为刘少奇这位“同袍”平反正名呢!

1978年12月24日,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,邓小平收到一封要求为刘少奇平反的来信,立即做出批示:“政治局各同志阅,中组部研究。”于是,刘少奇一案复查被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。

1979年2月22日的中纪委办公会议上,邓小平指示中纪委研究复查刘少奇案件。最后在陈云的建议下,决定从中组部和中纪委抽调干部,组成复查组,共同处理。

刘少奇一案正式进入复查程序,当年11月,复查组正式向中央提交了《关于刘少奇案件的复查情况报告》,逐一否定了《关于叛徒、内奸、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》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罪名。

12月,邓小平提出:可考虑将这一报告作为中央对刘少奇案件的平反决定。

可刘少奇的平反决议怎么写,是个很棘手的问题。

因为刘少奇一案,直接影响到十年文革的定性、伟人的声誉,处理不好,不但会损害毛泽东的形象,还会引起人们思想上的恐慌混乱,已经乱了十年,决不能再乱了。

1980年2月,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召开,为刘少奇平反是会议最主要的一项议程。

按照邓小平“必须把握正确方向,不能走向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这一极端”的指示,会议展开激烈讨论。

当讨论到为刘少奇平反要不要写刘少奇也犯过错误时,很多委员犯了难。

这时邓小平的一番话让大家耳目一新、豁然开朗。

邓小平说:“写上这句评语并不会贬低刘少奇同志,少奇与其他人不一样,如果他的平反决议中没有这样的话语,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,所有的错误都是毛主席一个人的。”

“事实并不是如此,我们都有错误,我们犯的错误比少奇同志犯的多,总要承认他也有错误就是了。这是个党风问题!”

邓小平就是要告诉人们,“共产党人不怕犯错,也无惧认错”,正是有这种精神,拨乱反正工作才得以完成。

2月29日,党中央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。

刘少奇的追悼会上,邓小平亲致悼词,对刘少奇的一生予以高度评价。

在邓小平的推进下,历时三年,刘少奇的平反工作总算圆满落下帷幕,邓公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。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东港信息社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东港信息社 X1.0

© 2015-2020 东港信息社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